2020年7月27日,“科技促进创变,青春服务振兴”2020北农植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始,身为农科学子,有机会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作贡献是一件十分有荣誉感的事情。同学们满怀热情,在自己家乡深入群众进行调研,对乡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访谈,了解基层人民的真实情况和真实需求,同时向农户开展可持续农业知识及应用技术宣讲和培训,根据专业知识结合农户实际情况,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合适的想法。
可持续发展农业是一种旨在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机制变化的方向,以确保获得可持续满足当代及今后世世代代人们的需要,能保护和维护土地、水、植物和动物遗传资源,不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而且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生态系统压力、生物多样性丧失、鱼类资源和森林覆盖减少以及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破坏了我们自然资源基础的生产潜力,损害了地球未来的肥力,可持续农业在当今生态环境越发严峻的情况下显得十分重要。
此外,我国研发了一款基于计算机软件的施肥决策系统——养分专家APP,它能够针对某一具体地块或操作单元给出个性化的施肥方案,把复杂的养分管理问题简化,对于农户来说操作简单便捷。我们植科学子也希望通过此次返乡实践,将这份科研成果介绍给农户,帮助农户更科学更准确的施肥,将科技应用于农业实际发展,同时更多的宣传可持续农业知识,共同守护美丽家园。
今天,跟随下乡实践同学的脚步,去了解农业的发展与变革,创造更多可能性!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程屯镇李宏村朱蕊蕊同学对村中的一贫困户家庭展开了调研。在农户家中,朱蕊蕊同学初步了解了当地的经济情况,这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生活成本较高。家里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在家乡务农的都是年长的村民。当地的可持续农业普及度较低,村民对科学种植的了解很少。通过朱蕊蕊同学的讲解指导,带领村民学习农业相关知识,发挥园艺专业优势,重点针对农作物的品种选择、科学播种,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条件给予了农户相关建议。
朱蕊蕊同学说,“我们国家这几年对于可持续农业的普及项目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响应,但是对于还面临脱贫问题的地区普及程度仍然不高。但同时一些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又可以成为当地农业发展、脱贫攻坚的跳板,带动当地的农业经济科学合理的发展。我们仍然需要去探索更加合理的发展模式来带动贫困地区农业的发展。”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许家湖镇后坡村的王译浩同学也在自己家乡进行实践活动。她向扶贫计划的干部了解了当地的扶贫计划和农业发展的相关近况,并与村干部一起带领农户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据干部口述,自从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农户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生活、住房、教育医疗等关乎民生的问题都有了一定保障,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对科学的育苗种植方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有的农户是残疾人,生活难以自理,所以对于这些难以脱贫的村民来说平时会多加关注也会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现如今,整个村子在渐渐发展,经过扶贫政策以后,农户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村子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步完善,同时村里也有建立扶贫产业,能够帮助更多的村民脱贫脱困。
这次访谈实践让王译浩对于“扶贫、脱贫”有了更深的认识。之前记忆里破旧的房屋已进行改造,泥泞的土路也换成了水泥路,机器投入农业生产也在渐渐普及,整个村子焕发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氛围。
走入农户家中,一位老奶奶领着她去看了房间,她了解到老人家之前家里没有家电,家具很少。自从扶贫政策在村里实施后,生活条件在一步步改善。其中一个表现是现在村里有专门的医生,会定期来农户家对他们进行身体检查,然后根据情况进行诊治,这些“家庭医生”于村民而言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镇里会经常派人来村里进行技术指导,在各方面提供帮助。可见,祖国的脱贫事业离不开党员、基层干部的辛勤付出,离不开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通过对几位农户的调查得知,可持续农业的普及度不高,但很多人愿意接受并了解这种新的农业形式,对于养分专家APP也抱有积极态度,表示可以去尝试。但是如何从传统的种植方式转变,于农村很多中老年人而言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为祖国的发展提供一份力量,让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越来越幸福。”王译浩同学感慨道。
目前,植科共有32名大学生参加此次脱贫攻坚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在田野里放飞青春,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他们接受教育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接受锻炼,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争做群众“服务员”、政策“讲解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奉献自己的力量。